龙8国际客户端下载新闻热线:028-86696397 商务合作:028-86642864
他是毕业于英国的海归青年,也是投身南充市西充县的“新农人”。
从海外到北京,从北京到西充,从金融业到农业,这个“90后”青年张欢欢,在来到有机农业规模稳居西南第一的西充县后,不仅没有“水土不服”,反而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干得有声有色。
向往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担粮”
海归青年带资投身西充农业
“冬小麦和冬油菜正在生长关键期,急需补水施肥,马上安排抽水机从河道取水灌溉。”在西充县常林镇锦屏山村“鱼米之乡”农业基地,初见张欢欢时,他正在田地里查看墒情,给员工安排工作。他皮肤黝黑,身形清瘦,戴着眼镜,语速不急不慢。
出生于1992年的张欢欢从小聪慧好学,2015年毕业于英国巴斯泉大学,持有财会本科和工商管理研究生学历,在北京某投资中心担任行政主管两年后,2018年5月他开始投资农业。
张欢欢 (右)查看田地墒情(赵威 摄 )
谈及转行,张欢欢介绍道,他自幼受祖辈教诲,种粮不易要珍惜粮食,农业情结在他心里生根发芽,他特别向往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担粮”。
机缘巧合下,有朋友向正处于事业转型期的张欢欢介绍了兴瑞达农业公司。通过实地考察,张欢欢了解到兴瑞达农业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有机、生态循环的产业模式,而该公司所处的西充县是有机农业大县,有机农业规模稳居西南第一,他果断决定加盟该,并带来300多万元现金入股兴瑞达农业。
调工时 定制度
他的精细化管理让公司不断轻装前行
管理出效益,管理出成绩。
因为张欢欢在管理上的才能,公司决定让其担任公司执行总经理,主要从事管理工作,希望将公司带上一个更高的平台。
兴瑞达农业公司法人罗浩告诉记者,张欢欢担任执行总经理后,在他的努力下,公司的管理更加精细,其才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。
“刚来公司,他就在养猪场蹲点了两个月,提出了几个建议,我们觉得很有建设性和可行性,现在已经开始执行。”罗浩介绍,之前养猪场工人每天上班时间分为3个时段:上午3个小时、下午4个小时、晚上2小时,工作内容是给猪投食和清理粪便等。
张欢欢调研后认为,每个时段工人工作两个小时足够,建议上午和下午工人在圈舍的工作时间都改为两个小时。
“这样既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,受到工人的欢迎,又能让猪得到更多的时间安静休息,有益于猪的生长,是双赢的好建议。”罗浩说。
同时,张欢欢发现,养猪场设备损耗过大,有些设备修补后还可以再用,就出台了一个设备规范管理的制度,鼓励员工发挥主动性,爱护和维护设备,节约出的成本按照比例奖励员工。
“这个制度出台后,每个猪场每个月的设备维修费用、消毒成本、水电用量等从5万元下降至3万元左右,节约开支40%。”罗浩介绍,现在该制度已经在全公司推广。
喜欢调研,善于思考,用数据和事实说话,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管理举措。为此,张欢欢还提出饲料出口调节防止浪费、财务制度正规化、定期防疫等多个建议,帮助兴瑞达农业不断轻装前行。
看着猪儿吃饱后休闲地躺着睡觉,一天天长肥,张欢欢心情畅快,浑身都充满了力量……
谈及公司的发展前景,张欢欢信心十足地说:“现在我们正努力将园区打造成种养循环、绿色有机的高端园区,生产出让消费者放心的食品。”
(赵威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国富)